<<  < 2013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当时在丹麦具有巨大影响的另一个黑格尔哲学的热烈崇拜者是神学家马顿森,他在传播黑格尔主义这方面起了主要的作用。马顿森试图利用黑格尔辩证法去建立一种思辨的神学,以调和理性主义和正统派神学,达到人道主义和基督教的新的综合。经过海伯格和马顿森等人的大力宣扬,黑格尔主义在当时丹麦知识分子中间得到了广泛的承认,特别是黑格尔的美学和宗教哲学影响尤为重大。当然,象在任何其他地方一样,在丹麦也有黑格尔的反对者,例如哲学教授西伯恩和缪勒,他们批评黑格尔哲学以及同海伯格等进行论战的文章,曾经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克尔凯郭尔在大学时期曾受到黑格尔的信奉者和反对者双方的影响,这对他自己的哲学世界观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根据著名的克尔凯郭尔研究者塞尔斯特罗普的考证 ,克尔凯郭尔比较系统地了解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年,但他主要是依据第二手材料,对大约开始于黑格尔本人的著作并没有多少研究。克尔凯郭尔在年发表的第一本文学处女作是关于安徒生的小说的评论,在该书第一页上就赞许地指出黑格尔“从‘无’开始的伟大尝试”,但他对黑格尔的理解显然不大符合原意,这说明那时他关于黑格尔哲学的知识还是肤浅的。
……
  我们可以看到,道安的思想是适应了当时的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需要,是为统治阶级效劳的。
  东晋的‘代各民族之间的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矛盾异常尖锐.到处是正在爆发或一触发的火山。
  门阀士族地主阶级偏安江南,过着兴败退变、得失急骤、祸福无定和生死无常的日子。自案、汉以来农民斗争力量的威胁,一直使他们心有余悸;其他民族统治者的扩张侵犯、使他们坐立不安;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火并也常使他们有朝不保夕之感。紧张烦躁、恐惧惊疑、颓废空虚和悲观绝望等各种复杂心情困扰着他们。因此他们迫切地需要有为自己苟安和寄生生活作辩护的护身符,需班有逃避祸害的精神避堆所,需要有掩饰血腥的残酷统治的虚伪而纱,需要有愚弄人民群众和麻痹统治阶级内部反对派的恩怨武器,道安的佛教材学思想正是投合了统治阶级的这种需要。
  这是说人与人之间互相敌对是由于怨馅,而怨够是由于分别了彼此,只要有不分彼此的平等的心,就不会互相视为仇敌了。这里客观上暴露了道安思想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实质。道安思想的社会政治作用,正是通过宣扬现实世界是虚勾的,被岸世界是真实的,使人们不留恋、不执著、不关心现实生活,把希望和理想寄托在禅定成佛正,从而安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放弃对统治阶级的斗争,使剥削阶级的统治得以巩固和加强。
……
在论述展开以前,我必须先对相关的重要概念作出辨析。现有研究中,不少学者都把漕运的涵义等同于漕运活动或是漕运制度,并由此判断漕运开创时间,因此出现了春秋开创说、秦汉开创说、西汉开创说等不同观点。此外,针对漕运出现的原因,不同研究著作和工具书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
  工具书对漕运的定义一般很简洁。《康熙字典》转引《说文解字》,把“漕”解释为“水转谷也”,“又水运曰漕”。:13《辞海》释“漕”为水道运粮,释“渭运”为“本意指水路运输,后专指中国历代政府将所征粮食解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主要为水运,问或有部分陆运)。起源很早”。J叫汉语大词典》,把漕解释为“水道运输”。〔z]把酒运解释为“旧指从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师或军需”。t’3d辞源》释“漕运”为“水道运输”*“唐宋以来,指东南各地水运粮食往京师或指定的公仓”。〔‘2(汉语大字典》L5]对漕定义为“水道运粮,也指水运他物”,“也指可供运输的河道”。
  而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进行的阐释则具有更复杂的内容。
  李治亭枷中国漕运史》把漕运定义为“漕运是中国古代的水上运输,它由国家经营,处于中央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通过漕运,把征收的税粮及上供物资,或输往京师,或实储,或运抵边疆军镇,以足需要,并藉此维护对全国的统治”。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页  10篇日志/页 转到:
天涯博客欢迎您!